1、头发的生长周期是怎样的? 众所周知,头发要是不剪,就会越长越长。据测定,头发的生长速度是每天0.27~0.4毫米。头发一个月大约长1厘米,一年大约是10~14厘米。头发的生长期为2~6年,退行期为2~3周,休止期约为3个月。正常人总数约10万根头发中,生长期头
1、头发的生长周期是怎样的?
众所周知,头发要是不剪,就会越长越长。据测定,头发的生长速度是每天0.27~0.4毫米。头发一个月大约长1厘米,一年大约是10~14厘米。头发的生长期为2~6年,退行期为2~3周,休止期约为3个月。正常人总数约10万根头发中,生长期头发约占85%~90%,退行期占1%,休止期占9%~14。处于休止期的头发在洗头、梳头或搔头皮时,将随之而脱落。
2、头发的生长周期:
正常人平均每天约脱落20~100根头发,因此人们不必担心头发会长过自己的身体。不过也有极少数人的头发长得很长,甚至超过自己的身体。头发在一年四季中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,虽然每天都有头发脱落,但每天也有新发萌生。头发的脱落与萌生、同一时期脱落的“换毛”现象。
3、头发是怎样生长的?
头发的发生是与毛囊分不开的,毛囊的存在是保证头发生长更换的前提,在生长期,毛囊功能活跃,毛球底部的细胞分裂旺盛,分生出的细胞持续不断地向上移位,供应给毛发的本体和内根鞘,保证毛发的生长。当头发生长接近生长期末时,毛球的细胞停止增生,毛囊开始皱缩,头发停止生长,这就是退行期。在休止期,头发各部分衰老、退化、皱缩,毛发行将脱落。与此同时,在已经衰老的毛囊附近,又形成一个生长期的毛球,一根新发又诞生了。
4、影响头发生长的因素有哪些?
头发的生长与脱落主要受头发本身的生长期的控制,便也受其他因素如种族、遗传、内分泌、疾病、精神状况、性别、年龄、季节等因素的影响。
(1)遗传:在同一个家族中,头发的生长状况往往大体一致。男性型秃头与遗传有密切关系。
(2)内分泌:雄性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头发的毛囊,导致男性型秃头。雌性激素具有对抗雄激素的作用,所以女性在绝经期之前很少出现秃头甲状腺激素不足时头发稀少,肾上腺功能低下时毛发减少,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可致毛发全秃。
(3)精神状况:紧张、恐惧、忧虑等可使头发脱落明显增多。
(4)维生素:长期缺乏维生素A可致头发稀少;缺乏维生素B2可出现皮脂溢出增多,头发易脱落;维生素B6缺乏可引起皮脂分泌异常,影响色素代谢过程,也可引起毛发变灰、生长不良;它能保护头发色泽,维持头发的正常生长。
(5)微量元素:有学者观察了头发缺铜会影响铁的吸引和利用,铁代谢不良会出现贫血、精神激动等症状,后者可变为斑秃和白发的因素。
(6)疾病:某些全身性疾病,如阴虚血热、贫血、营养不良、肝病和严重的慢性消耗性疾病,往往可导致头发稀疏。 (7)性别和年龄:女性头发生长比男性快,年轻人比老年人快,但这种差别不是很大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头部毛囊数量的减少比较显著。据统计每平方厘米的毛囊数计算,20~30岁为615个,30~50岁为485个,80~90岁为435个。
(7)其他因素。头发在夏天的生长比冬天略快,这是因为气温的升高,可促进代谢旺盛,导致头发生长加快之故。头发在白天比夜间的生长稍快。X射线可控制毛囊基质中的硫氢基化合物,从而引起暂时性脱发。某些化学因素也引起脱发。